台灣風景

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

克服手機成隱

宇宙的冥冥安排真不可思議。

早上起床就看到朋友分享一個app叫forest,簡單的說就是戒手機專用軟體──讓使用者設定至少30分鐘起跳不用手機,如果達成目標就可以種成一棵樹,中間如果受不了用了手機,那棵樹就會枯死,看使用者多久可以種成一片樹林。

我最近剛好一直在思考滑手機這件事。像中毒一樣滑手機這件事無論發生在自己或別人身上,都讓我感到很困擾。自己在沒事做的時候會下意識的一直滑手機和line,浪費時間是其次,重點是我並不感覺愉快,我的能量和專注力不斷的在這個下意識的動作中耗竭,只感到空虛和一無是處;和別人相處的時候對方如果找到機會就滑個不停,即使自己講話對方有回答,我還是很難克服那種不被重視的不舒服。

只是當提醒過一次兩次,情況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的時候,我總覺得再講下去連自己都要討厭自己了。學習身心靈重視的是反躬自省,於是我開始從幾個身心靈的角度來看這件事:

1. 別人的行為會觸動我的不舒服,通常不是因為對方行為真的有問題,而是自己有傷口被觸動,那個傷口是什麼?

→我覺得是自己的存在沒有被重視,覺得好像一些瑣碎小事、和不在面前的朋友,都比我這個眼前的人還重要的不舒服

2. 通常別人讓自己看不順眼的地方,代表自己不接受自己的那一面。我有那一面嗎?我喜歡自己那一面嗎?

→這點我真的思考很久,因為我自認為算是蠻有意識的尊重當下跟我相處的人,至少如果有必要當著眼前的人滑手機,我會要求自己要說一聲自己有重要的事(在查重要的東西、朋友有急事要問、對方是老師或長輩所以要速回等等)。但我後來再深入一點思考,我最深層的希望其實是「對方能夠全然的重視在他眼前的人事物」。那我自己有這樣做到嗎?好像沒有。我會刻意專注在重要的人身上,但其它時間,我走路、我通勤、我坐在咖啡廳,我通通在微焦躁的滑手機,或是放空,那些出現在我眼前的一切──沒聽過的音樂、有趣的廣告、笑容甜美的服務生、穿著時髦的上班女郎、枯燥吵雜的廣播節目、經過幾百次的路標,這一切訊息通通流過我,然後一點都沒有被我注意到。我腦中只存在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──朋友有沒有回我訊息、或是裝滿自尋煩惱的若有所思,所有對環境的覺知通通沖到馬桶裡去。

我有沒有忽略眼前的一切、只把注意力放在手機上?有。我喜歡這樣的自己嗎?並不。

solved.

3. 依照佛教的業力法則,你所做的一切最終會回到你身上。如果你希望改變業果,請先去種下善因。

→承上題,既然自己也是個不重視眼前發生的事情的人,只能說如果還要要求別人來重視自己也是自打嘴巴啦。所以思考到這一步的時候,我內心打定主意的是開始把注意力放在所有眼前發生的事情上,包括眼前的食物、紅綠燈的秒數、路邊被塞到手中的廣告、老和尚的講經節目、吃飯餐廳放的音樂。

 

本來這樣就覺得暫時告一個段落了,學身心靈以後比較喜歡先從內在解決問題,因為如果內在的不舒服無法先被照顧好,任何溝通都是枉然而且喪失品質,只是不同立場跟價值觀的角力爭奪戰而已,就算贏了表面也會輸了成長機會。

 

結果沒想到老天還安排了下文。

接下來出門跟朋友吃早午餐,本來是從毫無干係的話題開始聊起,我從談話中觀察到朋友能夠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很快的打出一片天,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是他非常open-minded,內在的品質非常健康,對於很多不同的想法都能包容接受,就算是遇到批評也不會覺得那是攻擊,而覺得是在指導你計畫的不可行之處,他說那些批評是很可貴的資訊,只要能夠解決那些批評點出的缺點,那自己的計畫就會獲得大成功,所以他反而覺得批評是在指點方向,不是傷害。

我很佩服朋友這樣的心理素質,因為我有一顆玻璃心,自我防禦很強,我曾經以為自己還蠻尊重別人的觀點的,但實際上我所謂的尊重只是「你講你的,我不會反駁你」,但心裡並不會打開城門去融合一下別人的長處,非常鎖國政策,好像不把自己的觀點保護好就會被殲滅一樣,對於自己無所謂的領域也就罷了,在自己在意的領域上這種防衛心非常強悍。

然後我朋友又提到,他平常會把注意力完全打開接收當下的環境,連等紅綠燈都會從後照鏡觀察後方的騎士。最近才剛思索過覺得自己沒把注意力放在當下的我,馬上叫好,然後我接著說,我常常會用「有沒有用」和「有沒有趣」來過濾自己要不要注意那些資訊,但我的「有沒有用」和「有沒有趣」定義非常狹隘,很多其實很有意思或重要的訊息就會被我無意間錯失掉,我覺得很可惜。

邊講的一瞬間我腦袋忽然叮的亮了一聲,我發現那些狹隘的去定義「資訊有沒有趣」的行為,其實就跟我對別人的價值觀和立場採取的鎖國政策是一樣的心態,都是在嚴苛過濾掉跟自己內在不同質的訊息,避免自己脆弱的內在受到太多干擾和衝擊。

原來是這樣。然後,突然意識到原來要訓練自己更open-minded有一個非常方便的做法,不用叫你馬上去接受別人的批評或吸收難以消化的價值觀,而是從最基本的一點做起就好──對來到你面前的資訊不設任何關卡的放行,並給注意力。

先戒掉高標準過濾資訊的習性,心就會自然而然打開。

 

我離開聚餐以後開始嘗試建立這樣的習慣,忽然發現,以前雖然會逼自己活在當下,但總覺得當下好無聊,只是硬逼自己待得住而已;但是現在我開始追蹤自己的視線,注意自己目光在看哪裡,看「到」了什麼?也不急著貼上有趣或無聊的標籤,純粹就是讓資訊進來,無條件的進來,就算是聽了一千零一次的捷運廣播也一樣,然後去注意那些人、事、物。

突然間,覺得手機好無聊,一點都不想滑了。

 

結果今天一整天下來的路上,我發現了好幾個有興趣的展覽廣告、認了好幾條常經過但沒注意的路名、發現家裡附近竟然有水晶店和新發現一家關東煮店、注意到郵局給我的匯款單上有誤植的資訊、然後,在捷運跟一個很久不見的老朋友擦身而過──只不過他在滑手機,沒注意到我在喊他。

手機徹底的失寵,加上我又開forest這個app,更加有理由約束自己不要神經質的一直去看手機,連朋友打來好幾通電話找我都沒接到。不過也沒差,有什麼天大的急事是沒有你馬上會死的?

我想我在練習真正的自由。不是為了要交換別人同等的專注力,而是為了自己過得開心,像每天都在看著新世界的嬰兒一樣,新鮮,不知道什麼叫無聊,還有,那顆寶貴的open-minded的心.
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美麗的台灣

動態下拉式選單:增加選項與刪除選項



Text: Value: